九阅书云 > 其他小说 > 蓉城之恋

蓉城之恋

更新时间: 2025-07-23 16:25

与这位朋友有些不同的是,我身边有一位远房亲戚,小学都没有毕业,却通过不懈的努力,最后在煤矿行业打下了基础,拥有了3座煤矿,资产上亿。但每一次我和他一起吃饭,在酒桌上,这位亲戚却显得异常不自在,“领导,我喝六杯,您喝一杯。”“领导,我喝一杯,您随意。”“领导,那事您多关照。”……是的,一年中他几乎每一天都在酒桌上度过,陪酒,陪玩,买单,这就是他的生活。有时想想,这样的生活没什么意思。挣一辈子钱,就一辈子在酒桌上挥霍。见到官员低声下气,见到领导点头哈腰,见到上司溜须拍马,见到同行咬牙切齿。

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生活?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由和独立?我十分不敢苟同。

还有一位关于领导的故事。30年前,这领导还是机关食堂的一名伙夫。当时,市长到他所在的机关检查工作。喜欢文学的他,便写了一篇文章投稿到了当地的日报。第二天报纸就刊登了这篇文章,或许是他运气好,当天市长恰好翻开了报纸,看到了这篇文章,市长很高兴,觉得这小伙子是个人才,便将这小伙子调到了政府办公室上班。

后来,这小伙子被下派到某局做了一把手,也就成了领导。自从当了领导,这人一下就飞扬跋扈,目中无人了。每年,他都会办生日宴,大收红包。最近一两年,他退休了。他在退休前,再次办了一场宴请,也像往常一样订了100桌。但是,结果却令他很是感慨。当天前来贺喜的宾客,居然没能坐够两桌。前后的落差,让这个领导深刻体会到,什么叫人走茶凉!

这些故事,不得不引起我的思索。曾经,孔子的弟子问他,军队、粮食、信仰,这三者如果去掉两样,那么最终留下的会是什么。孔子说,一定不能丢弃信仰。

现在的人似乎缺少了信仰,缺少了梦想。大家变得盲目而不知所措,几乎所有人都一窝蜂似的去追求经济价值。但在追寻的过程中,很多人却迷失在了无边的人海,就像一具躯壳,没有思想,没有灵魂,直到最后老死,化成云烟,什么也没留下。

前几天的一个晚上,和一个广告客户吃饭,当然也少不了领导。饭到中局,便是大家敬酒。座位上有一位级别很高的领导,便是众人敬酒的对象。这位广告客户,便推了推我说:“小贾,快去敬领导吧,大家都在敬呢!”

我不喝酒,再说他又不是我的领导,八竿子打不着边儿的关系,我为何要去敬他酒呢?你又不是没看到,他喝一小口,人家都要喝一杯;还有,敬了他一杯,其他朋友敬不敬?肯定也要敬了。

这一桌下来,十多杯白酒,凭我的酒量,肯定会醉,还伤身体。

我说出了自己不敬酒的理由。

“小贾,你不随潮流,大家都在敬酒,你却闷头吃自己的,看来以后很难进步。”广告客户顿时对我产生了异样的看法,她认为我跟不上大流,以后不会有大作为。

对于她的说法,我不置可否,也懒于和她争论。因为,这世上很多事不一定是靠敬酒完成的,也不一定每个人都得靠陪吃进步。

或许正是由于当晚的我不敬酒,才会助推我以后不必违心敬酒的成功,谁能说得准呢?

基于上面这些现象和原因,我开始觉得自己有必要写一部小说。这部小说的主题,就是梦想。是的,儿时的我们天真可爱,对世界充满好奇,大家都曾有过美好的梦想。但一旦长大了,成年了,我们却把这些梦想,丢进了垃圾桶里,让它腐烂、发霉。我们就像迷失在黑夜里的孩子,躲在灌木丛中,再没有勇气去寻找光明。

我想,读者看了这部小说,或多或少能有所体会。因为,它通过几代人的故事、不同阶层的人生命运,让大家明白或感受到,我们是不是已经失去了什么。

同时,我也希望这部小说能够让读者清醒,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了梦想,去坚持努力呢?哪怕前路充满荆棘,曲折坎坷,但是我们都不能放弃。因为,人的一生太过短暂,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。

赵宝刚执导的《北京青年》表达了一个主题,那就是再回去经历一次青春。那么,我想这部小说或许就是让还在迷惘的读者,能够再去为梦想奋斗一次,坚持一次。

详细介绍: